岳阳中专

湖南省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1-07-29   信息来源:湖南中专选校网 阅读次数:106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与湖南省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加强专业群建设的通知》要求,根据湖南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与当地“十三五”规划,结合本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我校在充分听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专家意见、认真论证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核心建设机电专业群。整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专业,组建机电专业群,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建设。

一、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制定“岗位主导、项目驱动”三段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行“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创新实训方式,完善实习实训制度。   

(二)建设目标    

以创建省级示范学校与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为契机,紧密结合当地“十三五”规划,对照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针对本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办学定位,以学校优势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整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气控制专业(电梯方向)、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专业,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中高职衔接的机电专业群。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机电专业群建设成为能够发挥办学特色与改革示范的湖南省现代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二、 重点建设内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元化评价模式   

依托当地行业企业,强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定机电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参与质量评价,建立与完善多元化评价模式。参照国际标准建设专业群。  

 1、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成果的运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机制建设总体思路。学校联合当地政府、行业企业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全程参与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工作。选择5家企业,创新校企合作的途径,构建有示范性的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论证的结果,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引领,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双方的实际,制定“岗位主导、项目驱动”三段式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修改、完善。    

3、建立与完善多元化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本”为着重点,对照岗位要求,以评价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岗位核心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标准,构建包含学校学习过程考核、行业资格认证、企业反馈与社会问卷调查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制定与完善人才评价表,全面有效地考核人才质量。    

4、参照国际标准建设专业群。学校将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并加以消化吸收,使机电专业群建设逐步向国际标准接轨。   

 ()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着力点,调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共同建设所有核心课程与编写校本教材。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增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走访、调研相关行业企业,对相应岗位的人才素质要求进行剖析,确定相应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形成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结构体系,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依托本地相关产业群,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突出技能培养为根本,采用项目教学、岗位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力求在教学全过程锤炼学生技能。制定相应教学实施方案与教学过程评价标准。

3、共享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围绕《单片机技术》省级特色课程与《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项目教学研究》省级课题的开展,校企合作完成《单片机技术》与《电子产品装配》2门群内相关专业共享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任务,共享课程资源。   

4、特色优质核心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以培养职业能力与素养为主线,校企共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核心课程,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设计教学项目及实施方案、编写过程考核标准等。各专业编写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3本以上。    

()加强基地建设,创新实训方式    

建设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创新实训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区域共享。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自建、共建、捐建”,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完善4个校内实训基地,扩建或完善5间以上校内实训室。使各专业相关技能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实训场所,能同时满足300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    

2、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新增5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探讨学生见()习方式、计划、评价方法等,建全实习实训制度,搭建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平台。    

3、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发虚拟实践教学工厂、虚拟生产任务、虚拟生产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    

4、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探索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与职业教育MOOC(慕课),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 

 

()打造优质团队,形成竞争活力    

以“提高能力”为根本点,通过“内培外引”的途径,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专业教师与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组织教师进高校、下企业进行培训,积极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引导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水平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全方位的培养、使用、奖励措施,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攻读与所教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学位;充分发挥本校教师优质资源与“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2、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培养、聘请与引进相结合的途径,优化各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机电专业群教师总数达32人以上,其中高级及以上职称(职务)人数达60%以上;提供计划安排,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激励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群“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聘请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技师及以上职务兼职教师达25%-30%   

3、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科带头人5名以上,骨干教师8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应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有较先进的专业群建设与改革理念、具有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骨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能主讲2门以上专业课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与开设教改示范课,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与指导学生技能比赛,建设期内至少公开发表一篇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与开发一本特色教材。专业群内所有教师必须完成下企业实践任务与继续教育课时。   

三、 主要保障措施   

(一)机构设立    

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成立机电专业群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的整体工作进行指导与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专业群建设工作办公室(简称项目办),项目办就是项目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项目办下设专业群建设组与资金管理组两个小组;专业群建设组下设机电技术、电子电器、电梯、汽修四个专业建设小组,由各教研组长负责。   

()保障机制   

1、项目建设政策措施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制定并完善如下制度:《绩效工资管理方案》、《教师职务岗位竞聘方案》、《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教师学历提升方案》、《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培养方案》、《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机电专业群建设规划》、《机电专业群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方案》等。   

2、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建立以机电专业群建设项目运作为基础的运行机制,以强化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与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以过程跟踪检查为核心、以通报与奖励为激励方式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三)经费保障     

此项目预算总经费为800万元。资金管理组负责资金的日常管理,领导小组、项目办、财务部门负责监管资金使用,切实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